中国第二大汽车厂商“易主”: 上半年销量达到122.57万辆, 反超一汽大众
- 2025-07-18 15:05:18
- 868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090.2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6月份零售销量达208.5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6%,创近年来当月历史新高。
得益于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出色表现,自主品牌继续高歌猛进,上半年零售市场份额64%,同比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零售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7%;市场份额为64.2%,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比亚迪继续排名第一,零售销量达到161.00万辆,同比增长16.0%;市场份额14.8%,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千伏平台“超级e平台”、全球首款高度集成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与大疆合作)等陆续发布,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7月7日,比亚迪宣布旗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
吉利上升至第二,上半年零售销量同比大涨61.5%至122.57万辆,市场份额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至11.2%。中国星·高端系列(含星瑞、星瑞L、星越L)在燃油车市场,极氪、吉利银河在新能源车市场均有不错的表现。
下半年,吉利汽车将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包括首款基于GEA架构打造的插混轿车吉利银河A7、“AI科技六座旗舰SUV”吉利银河M9、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等。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桂生悦直言:“2025年将会是吉利汽车真正的、彻底扭转过去这几年的颓势,重新回到发展快车道的转折之年。”
长安以68.32万辆的成绩继续排在第四位,奇瑞上升一位,销量上升30.1%至64.95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合资公司中使用中国品牌的车企)、长城跻身前十,挤掉了东风日产、华晨宝马。
反观合资品牌,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汽大众(速腾、探岳、迈腾、宝来等)下滑至第三,上半年零售销量74.35万辆,同比下滑3.6%,市占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6.8%。
电动化转型不利是主要原因,一汽大众加速转型积极应对。从2026年起,旗下的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采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的策略。其中,包括两款搭载高性能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电子电气架构的纯电动车型,这一平台便是此前大众中国与小鹏合作的专为本土化市场开发的智能化平台。
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途观、凌渡等)同样下滑1个名次,不过销量同比增长2.3%至52.29万辆。其中,帕萨特家族累计销售117,425辆,稳居B级燃油轿车市场销量第一。
一汽丰田(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格瑞维亚等)继续排在第八位,销量达到37.71万辆,同比增长16.5%,市场份额提高0.2个百分点至3.5%。其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达49%,TNGA-K平台高端车型销量占比突破60%。
“本土化”是关键、今年6月正式上市的全新bZ5,正是丰田RCE体制(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Engineer)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产品。凭借12.98万元起的亲民价格以及最高3.8万元的综合优惠,上市至今订单火爆。
广汽丰田(锋兰达、凯美瑞、威兰达、赛那SIENNA、汉兰达等)下滑2位,销量实现微增。3月上市的铂智3X累计订单破3万辆,交付超2万辆,连续蝉联合资纯电SUV销量冠军。即将推出的全新车型铂智7,除了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0系统,还率先开放硬件生态接口,接入小米“人车家”生态。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面对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和消费需求的快速迭代,合资车企正从“生产制造本土化”转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本土化”,这是应对当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 上一篇:是谁把我们单依纯逼成了
- 下一篇: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