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相机镜头起雾? 温差的锅不能让产品来背
- 2025-08-06 03:07:16
- 871
2025 年 7 月 31 日,大疆正式发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以 2999 元的价格为运动全景相机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选择。不过发售还不到一周,OSMO360就遇到了其他全景相机厂商也曾碰到过的“起雾”问题争议。
近日,有用户反映自己购买的 Osmo 360 在长时间拍摄后遇到了镜头起雾的问题。根据用户自述,「将相机(Osmo 360)固定在汽车前挡,并以 8K50fps 格式录制一段时间后,Osmo 360 的全景镜头内部就出现了白色水雾。」
小雷明白,在初次接触运动相机的用户看来,相机内部起雾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根据大疆的介绍,Osmo 360 支持十米防水,理应拥有不错的气密性,又怎么会出现水雾呢?
但实际上,对摄影师来说,镜头起雾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镜头起雾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在镜头凝结。我们知道空气总是含有一定湿度,当潮湿空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时,水汽会转化成细小水珠附着在表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
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的例子:夏天从冰箱拿出冰镇可乐,瓶身很快蒙上一层水珠;从空调房走到炎热的户外,眼镜也会快速起雾模糊……在单反时代,摄影师携带大型镜头出入大温差环境时,都会先用塑料密封袋把相机罩住,为的就是解决镜头起雾的问题。
那么这些水雾又是怎么进入到相机内部的呢?
对于一般的非防水相机来说,相机与镜头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密封空间——机身和镜身有一定的防尘防潮设计,但不具备防水层面的气密性,机内、镜内与外界存在空气流动的渠道,水雾(湿气)自然也可以进入其中。
Osmo 360 等防水相机的情况要复杂一些——相机在盖上所有防水盖后拥有一定的气密性,但用户使用时难免会打开防水盖换电池或充电,而这个过程会短暂地破坏相机的气密性,让外界空气进入到相机内部。
看到这里,Osmo 360 相机「起雾」的原因也非常清楚了:Osmo 360 在更换电池时会短暂破坏其内部气密性;混入少量「湿气」。这些湿气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凝结成水珠(水雾),也不会对相机造成损害。
但全景相机紧凑的内部设计会在内部积累大量热量,而车内空调又一直给相机的外壳、镜头散热,在镜头内外制造出冷热温差。当湿气遇上温差,自然就会凝结成水雾。事实上,对于密封性强的小型设备来说,由于工作内部湿气无法排出机身,这种现象反而更容易出现。
那么作为用户,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水雾」的出现呢?以下是雷科技的建议:
首先自然是不要将相机存放在潮湿环境下。不过这里的潮湿指的并不是南方回南天「电梯冒汗」那种潮湿——对相机来说,空气湿度超过 50% 就算得上潮湿,需要使用防潮箱了。事实上,小雷自己存放相机、镜头的电子防潮箱空气湿度一般会设置在 40% 左右——更高的空气湿度可能会导致相机发霉;而更低的湿度可能会导致相机的橡胶、真皮件开裂。
而在使用时,我们也需要留意相机的冷热变化。刚刚提到,专业摄影师在出入大温差场景时,一般会给相机套上密封袋来预防水雾凝结,而这一做法对手机、相机、平板等小型电子设备同样适用。
其次,如设备使用时会和外界产生明显温差,而这种温差又无法避免,我们不妨让相机在「开放式」环境下工作,比如在安全的环境下打开相机的防水盖,增强相机的散热能力、促进内部空气流通,从而减少相机内部与外界的温差。
归根结底,镜头起雾在摄影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只要使用中多加注意存放湿度、温差控制和日常养护,基本都可以有效避免或缓解。当然了,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智能的防雾方案出现,一劳永逸解决镜头起雾的问题,真正让相机「随时随地,立刻开拍」。
- 上一篇:中美经贸磋商
- 下一篇:黄圣依称不接受婚前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