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视觉路线不容动摇! 小鹏怒斥激光雷达传闻: 谁再造谣送法办
- 2025-07-31 06:37:21
- 837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7月28日,一则关于“小鹏汽车可能重新采用激光雷达”的传闻在汽车科技圈悄然流传开来,迅速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猜测。对此,小鹏汽车副总裁于涛在社交媒体平台作出了异常强硬的回应,矛头直指相关报道,斥其为彻头彻尾的谣言,并撂下狠话:“针对此类造谣媒体,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后续都是直接由法务部和政府部门来严肃处理”。
他的言辞激烈,甚至带有警示意味:“制造谣言,逼着企业不得不辟谣来澄清,这个模式走不通,根据经验,总会有一个人某一天付出巨大代价而成为警钟。”随后又有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在内部沟通中也斩钉截铁地予以否认,用“胡说八道”四个字彻底掐灭了激光雷达可能回归的任何可能性。
纯视觉是自废武功?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源自某媒体的一则爆料。该报道援引接近小鹏汽车的知情人士消息,声称由于在真实道路环境中遇到的极端复杂情况过于频繁且难以处理,小鹏内部正在讨论一个可能性:在下半年进行产品线整合的过程中,重新拾起曾经使用过的激光雷达技术,将其纳入技术方案。报道的细节甚至更为具体,提到有小鹏内部员工曾私下证实,在坚持L3级别自动驾驶采用纯视觉路线的大前提下,对于更高级别的L4无人驾驶目标,引入激光雷达作为关键的冗余安全方案已在考虑之中。
传言还暗示小鹏可能对当前的市场预期“没那么乐观”,因此正酝酿着产品线调整甚至减产计划。这一消息对于熟悉小鹏发展轨迹的行业观察者来说无疑是一枚震撼弹——要知道,小鹏曾是国内最早一批拥抱激光雷达的车企先锋,自2021年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P5之后,其后续的高配旗舰车型几乎都标配了这项技术。
然而,风向在去年发生了显著转变,小鹏推出了不依赖激光雷达也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P7+车型,标志着其正式将技术重心转向了纯视觉路线。面对来势汹汹的传言,小鹏的反应堪称雷霆手段。
除了于涛和李力耘的公开强硬表态,其自动驾驶产品总监袁婷婷也迅速跟进,立场极其鲜明地表示:“绝对不上激光雷达”。公司层面也迅速向媒体重申了毫不动摇坚持纯视觉技术路线的决心,明确否认了因所谓“极端场景过多”而被迫回归激光雷达的任何可能性。这一系列动作,清晰传递了小鹏管理层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高度自信和不容置疑的态度。
豪赌纯视觉的背后
那么,小鹏为何如此坚定地押注纯视觉方案,甚至不惜对“回归激光雷达”的传闻采取如此激烈的“零容忍”态度?这背后,根植于其技术团队对自身算法能力持续进化所抱有的强大信心。
董事长何小鹏本人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其观点:“端到端大模型真正上车之后,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息维度极大丰富,信息量显著增加。现在市场上那些低精度的激光雷达,其实际感知效果已经远远比不上我们高精度摄像头配合先进算法的组合。”
这并非空谈,在技术实践层面,小鹏宣称其纯视觉方案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通过构建覆盖全场景的信息点收集能力和端到端算法的持续迭代优化,小鹏实现了感知系统对特定传感器硬件的高度“解耦”。
其核心的AI鹰眼视觉方案,依托于海量的真实道路场景数据进行深度训练学习,在应对诸如复杂路口、密集车流、异形障碍物等棘手路况时,其表现据称已接近甚至超越了其早期搭载激光雷达的版本。
除了技术自信,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因素则是成本考量。根据行业内的普遍分析,单颗高性能激光雷达的采购成本,通常能占到整车物料总成本的2%左右,这对于追求性价比和规模化效应的车企而言并非小数目。
相比之下,采用8颗高分辨率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据小鹏方面测算,可以将相关的硬件成本降低多达37%。不仅如此,更轻量化的传感器布局还带来了额外的续航红利,据称能提升约5.2%的续航里程,这无疑直接提升了终端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小鹏的技术团队更进一步挑战了行业固有认知,他们指出,激光雷达常被标榜的“看得远”优势其实是个“伪命题”,高分辨率摄像头结合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在对远距离目标的识别精度和细节捕捉上,反而可能更具潜力。何小鹏甚至做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预测:到2027年初,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路线将趋于统一,而纯视觉方案凭借其算力效率的持续提升和算法的革命性进化,将成为无可争议的主流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选择在此时以如此强硬的姿态辟谣,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公司当前强劲的销量势头所提供的充足底气。最新出炉的交付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共交付新车34611辆,这个数字不仅实现了同比高达224%的惊人增长,更标志着小鹏已连续第八个月稳稳站在月交付3万辆以上的高位平台。将时间线拉长到整个上半年,小鹏累计交付新车数量达到了197189辆——这一成绩已经超出了市场对其2025年全年交付量的普遍预期。
凭借这一强劲的市场表现,小鹏成功扭转了去年上半年一度面临的销量颓势与市场质疑。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这样持续向好的销售数据和不断扩大的用户基盘,赋予了小鹏管理层在坚持其纯视觉技术路线上的强大信心,同时也清晰地解释了公司为何对任何可能动摇其既定战略、扰乱市场预期的传言采取如此“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毫无疑问,小鹏这场关乎未来的纯视觉豪赌,已经进入了最为关键的实战验证期。随着搭载其最新一代纯视觉智能驾驶系统的改款及全新车型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千千万万车主的真实日常使用体验和反馈,将最终决定这场技术路线之争在消费者端的实际走向。何小鹏所预言的2027年技术路线统一节点正在一步步临近,小鹏与整个自动驾驶行业,都在与时间展开一场无声的赛跑。
- 上一篇:赴山海双轨书卷一梦上线通知
- 下一篇:总书记指引网络文明建设